Lazada在菲律宾正式推出了全托管业务“Choice”,并将其作为一个独立频道放置在首页的核心位置。
该频道采用的销售方式是以P99、P198和P297的套装形式销售产品,并且提供免邮服务。其中,单品的价格分别为P33(约合人民币4.2元)、P66(约合人民币8.5元)和P99(约合人民币12.7元),整体客单价并不算高。
此外,Lazada正在积极开发一种名为JIT(Just-in-Time)的模式,即无需将商品备货至平台仓库。卖家可以将商品存储在自己的仓库中或者采用一件代发的方式,只要能满足平台的发货时效要求即可。卖家可以先通过JIT模式进行产品测试,待数据出来后再将商品备货至平台的官方仓库。这种运营方式被许多采用全托管模式的卖家所采纳。

截至目前,中国电商出海的几大平台基本上都已经推出了全托管模式,也就是“全托管店铺”模式。无论是备受赞誉的行业出海标杆SHEIN,还是新兴的Temu,都已经验证了这种平台供货模式的高效运营性能。全托管模式在极大程度上压缩了运营成本,同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低价商品。
从AliExpress起步,到最近频繁出现动作的Lazada,以及后来加入全托管模式的Tik Tok Shop,这种被称为“躺赚”的全托管模式究竟是什么?
Part.1
什么是“全托管”模式?

跨境电商平台所谓的“全托管”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自营的经营模式。在过去,跨境电商平台主要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交易场所、流量和其他基础设施服务。而在全托管模式下,商家只需要将货物发货到平台的集货仓,并向平台报价,其余的运营、物流和售后等工作都由平台来处理。
然而,全托管模式实质上是一场跨境电商平台之间的供应链竞争。
SHEIN通过全托管模式在海外取得了巨大成功,随后许多跨境电商平台纷纷跟随。如今,海外市场变幻莫测,跨境电商领域频繁洗牌,如果不采用全托管模式,平台在几个月后可能就会消失。显然,全托管模式可以让平台获得更优质的供应链和产品,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,吸引消费者并保持市场份额不被侵占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一些老卖家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误伤。例如,在Shopee等平台的多个类目中,高销量的爆款通常是卖家多年积累的结果,是在激烈竞争后形成的具有极高性价比但利润空间较低的产品。平台全托管的选品方向很可能优先选择这些产品,一旦选中了老爆款,自营商家的爆款流量很难不被稀释。
通常情况下,电商平台在开通全托管模式时会提供0佣金、0入驻费等福利和补贴措施,但这些福利期过后,平台将收取服务费和物流费用等。对于规模较小的卖家来说,这可能是一种负担。而在流量方面,全托管店铺显然具有更高的权重。

以前,卖家支付平台推广费只是和同行竞争,现在他们不仅要和竞争对手争夺本来就在上涨的流量,还要免费将一部分流量分给平台的自营店铺。这导致卖家自营店铺的流量流失,同时也使流量的价格变得更高。
因此,对于平台上的老卖家来说,实际上没有选择,他们只能参与到全托管模式中,因为在卖家圈子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新入局者享受红利,晚入局者挨枪子。”
Part.2
跨境店铺的销售原理
跨境店铺销售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和跨境物流等技术手段,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。流量是跨境店铺销售的核心要素,它是指吸引消费者访问店铺的人数和次数。

数据来源:尼尔森《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出海白皮书》 制图:GPLP
在线店铺的流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:
1)自然流量:
自然流量主要来自搜索引擎,当消费者在没有广告推广的情况下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产品时,产生的点击就属于自然流量。自然流量的获取与产品标题中的关键词权重密切相关。
消费者在搜索相关关键词时,排名靠前的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点击量和销售机会。因此,关键词权重对于自然流量至关重要。然而,自然流量的分配机制可能会导致“富者更富,穷者更穷”的现象,使得流量较低或新上架的产品难以获得流量和曝光度。

2)付费流量:
付费流量主要通过直通车广告等付费推广手段获得。直通车广告根据卖家设定的关键词排名展示,并按点击次数收费。
直通车广告是平台的一项收入来源,对于卖家来说,它是快速获得产品曝光和积累关键词排名的有效方式。付费流量除了提高销量外,还可以通过点击和订单提高店铺的内部排名。此外,付费流量还可以提高自然流量的曝光度,具有“一举两得”和长期发展的好处。

3)活动流量:
活动流量是通过活动推广获得的,通常是免费的,但有时也会有付费的方式。
在活动推广中,卖家可能会以亏本的价格提高销量,但一旦提高了销量和评价,即使活动结束,也会有持续的订单来弥补之前的亏损。
Part.3
全托管模式对流量的影响
全托管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合理性。近年来,欧美地区的通胀率上升迅速,维持在8%左右,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。对于工厂型和拥有自有品牌的卖家而言,全托管模式可以提高流程效率,减少运营麻烦,因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然而,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。首先,流量是稀缺资源,平台对全托管模式进行流量扶持时,普通卖家的流量相应减少。资源有限,给某一方多一些,就意味着其他方会少一些。
普通卖家的流量减少后,他们可能只能通过充值直通车来增加流量,但效果可能不如以前好。他们必须花钱购买流量,但很可能无法超越那些不投入大量资金的白丁卖家。这种机制容易让普通卖家感到失望,也容易导致卖家离开平台。

大量工厂型卖家加入全托管模式会对平台上的产品价格造成冲击,这种冲击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。过低的价格可能会拖垮卖家,也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对工厂型卖家造成影响。平台在迅速推进全托管模式时不仅需要迅速行动,还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各方的利益,但这很可能会导致对普通卖家的照顾不足。
各大电商平台都在积极推进全托管模式,在竞争压力下,这种趋势日益明显。然而,由于平台可能无法照顾到普通卖家的需求,普通卖家需要考虑如何自我保护。
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布局全托管模式,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。对于跨境卖家们来说,我们需要等待时间的验证,看看这种模式会如何影响他们的业务。